“假”青岛啤酒,两月售罄?
糖酒会,云平台|2021-10-08把青岛啤酒山寨成“青麒啤酒”,涉案商户被罚55万元!
近年来,随着国内酒类消费市场进入“品牌时代”,傍的行为日渐增多,白酒、啤酒、葡萄酒等产品均成为了被侵权的对象。
这既是对名酒品牌的“损害”,也侵犯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不利于酒类市场的健康发展。
日前,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再次对外披露一起假冒啤酒案件,前后历经100天的调查取证,涉案商户最终被罚款55万元。
对此,业内人士“拍手称快”的同时,也呼吁各方继续加强监查、惩处力度,让假冒酒产品无所遁形。
A
100天,“1 8”售假链条!
据了解,2021年5月17日,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举报”,反映位于平度市某仓库内经营的“青麒牌特制啤酒”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500ml易拉罐青岛啤酒(经典)”的包装、装潢在色彩、文字、图案及各要素的组合上极为近似,侵权恶意明显,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要求予以严厉查处。
执法人员时间对案件线索进行研判,确定办案思路和证据收集要点。
在对货物仓库全面检查、查验进货记录的过程中,发现在酒水库一个废弃的纸箱里有12罐“青麒牌特制啤酒”,20000多提啤酒的进货单。
当事人面对经营“青麒牌特制啤酒”的事实供认不讳。
需要大家注意到的是,随着调查取证的全面展开,面对数量大、短短两个月就销售一空的事实,执法人员经过梳理研判,顺藤摸瓜,追根溯源。
前后100天的时间里,执法人员奔走于平度市13个乡镇(街道)150多家超市、商店调查取证,全面查处上下游关联的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积极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加强对举报信息的比对。
在举报人的积极配合下,执法人员对下游8家商超现场销售“青麒牌特制啤酒”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依法查处。
最终,这起涉及1家经销商和8家销售商超的“1 8”链条式“山寨”啤酒商业混淆案件成功告破,罚款55万余元。
B
多而乱,不可不防的“傍”
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中国酒类市场进入“品牌时代”,通过模仿包装、品牌名进行的“傍”行为屡见不鲜。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几乎所有具备一定知名度的畅销酒类品牌都是被“模仿”的对象,既有1000元/瓶的高端白酒,也有10元/瓶的鸡尾酒。
白酒品牌之中,最为受人关注的当属“五粮液与九粮液”之争。五粮液自2013年开始维权,一审、二审均败诉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走完了六年的维权之路,最终赢得了胜利。
五粮液集团代理律师刘一宏曾表示,此次“五粮液”胜诉既是一个级别的典型案例,又是一个全国审理傍类案件的示范案例,而且对于淡化的案件审理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葡萄酒虽然被视为“小众品类”,其产品仍然难逃被侵权的“命运”。而且,因为国内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普遍“不熟悉”的情况,也让许多侵权产品得以“畅通无阻”。
市面上,标榜为“拉菲”、“奔富”的名庄酒可能产自无名小庄;一些标注“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实际上却是国内生产;“扫一扫”动辄几千元的洋葡萄酒,实际售价仅几十元的情况比较普遍。
而啤酒、鸡尾酒等售价偏低的酒类产品,由于量大,同样是被侵权的对象。上述被披露的“青麒牌特制啤酒”也只是其中之一,令人防不胜防。
因此,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一致呼吁”,希望消费者能够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所需酒类产品,切忌“贪便宜、图方便”,购买到“傍”产品,不只是财务上的损失,还有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来源:卖酒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