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战疫”力压百威,全员卖酒不打价格战
糖酒会,云平台|2021-04-01啤酒行业将呈现产品健康化、消费社区化、渠道数字化、品牌放大化等趋势;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啤酒产品高中端化比例将在15%和20%之间。
倒退回两年前,很多人都会认为,中国的啤酒市场没有什么看头了。
一方面是市场格局已经高度稳定。全国三强交椅多年不变,就是百威、雪花和青啤。而从销售量来看,整个市场似乎也已经趋于饱和。商业数据与分析公司GlobalData曾有数据显示,2013-2018年中国啤酒消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负数,是-2.0%。
青岛啤酒(600600.SH)交出了2020年财报,公司全年累计实现产品销量782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277.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18.9%,交出“史上高的净利”成绩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15亿元,增幅高达34.79%。
这意味着,2020年,青岛啤酒两个净利润指标双双创下上市以来新高。
媒体人秦朔早在半年前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2016年到2019年,四年时间青岛啤酒的销量从792万千增加到了805万千升,增幅仅仅为1.6%。但是,净利润增幅却高达80%。
也就是说,在啤酒消费这样一个存量市场,虽然销售额增长缓慢,但是青岛啤酒这样的龙头,盈利空间却越来越大。背后的门道值得研究。
据了解,2020财年,百威亚太在中国的收入下跌11%。2020年2月至4月期间,由于疫情对高中端餐饮渠道的影响,百威亚太在中国的销量、收入跌幅均超100%。2020年第四季,百威亚太在中国销量、收入有所回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下跌状态。
其实众所周知,百威啤酒一直是高中端啤酒市场的代表品牌。但是恰恰在中国本土品牌开始大举进攻高中端市场时,百威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了。
这一方面有天灾的原因。2018年1月,百威英博集团在亚太区的首一个精酿工厂武汉精酿工厂在武汉隆重开幕,但是,新冠疫情暴发后,该工厂上半年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导致国内终端缺货比较严重,这恰好给了国内品牌机会。
但是另一方面,像青啤这样从上到下全员卖货、在缺乏消费场景时走进社区主动推销啤酒的接地气做法,恐怕也是跨国巨头难以放下身段做到的。
现在疫情已经好转,但是从啤酒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高中端啤酒市场的争夺战,只会愈演越烈。
对于未来市场,何勇认为,啤酒行业将呈现产品健康化、消费社区化、渠道数字化、品牌放大化等趋势;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啤酒产品高中端化比例将在15%和20%之间。
对于青岛啤酒走高中端化的战略,黄克兴坚定不移,他曾经对秦朔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宁入高中端的红海,不入低端的泥海。”
来源:中国啤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