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渠道逆势上扬,在挑战中寻找增量机会
糖酒会,云平台|2025-04-16近年来,在即时零售浪潮的推动下,酒类消费加速向线上迁移,酒类即时零售赛道进入快速增长期。多个头部平台、专业企业、区域玩家纷纷入场,原有的传统酒类连锁店也在尝试转型,市场格局变得愈加多元,竞争日趋激烈。
聚焦到葡萄酒品类,尽管整体行业面临消费疲软的挑战,但仍有进口葡萄酒品牌在即时零售渠道实现营收突破。在此背景下,即时零售平台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目前,酒类即时零售领域已形成多个主流平台并存的局面。以酒小二、歪马送酒等为代表的垂直平台,凭借“快、多、真、省”的服务理念持续拓展市场。同时,美团、京东等综合性平台也在加强即时零售业务的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
美团还通过“酒饮闪电仓”进一步增强供应链能力,京东也整合“小时达”和“到家”两大品牌为“京东秒送”,主打9分钟送达,业务覆盖全国2300多个县区市,并接入50多万家门店,旨在构建完整的即时零售生态。
在服务时效方面,各平台激烈竞速,配送时间从最早的3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9至20分钟不等。一些平台甚至因高运营成本调整策略,如盒马调整原有的18分钟酒水送达为30分钟模式。
此外,平台的自营体系与第三方商户形成交叉融合。美团既建设自有前置仓,也引入如酒小二等第三方门店,补充长尾商品的丰富度,形成生态互补。
传统烟酒店及连锁酒类门店则面临房租、人力成本高涨以及消费分流等多重挑战。利润压缩、名酒价格倒挂以及市场消费习惯改变,使得越来越多传统门店选择接入美团、京东、抖音等平台,尝试转型为即时零售门店。
部分区域玩家也通过运营本地即时配送平台快速崛起。如成都醉麟送酒在美团上线后迅速突破月销千单,并通过加盟模式发展出20多家门店。天津“我爱我酒”帮助上百家门店开设美团、京东、饿了么店铺,并借助企业微信运营私域,年销售额接近4000万元。山西“酒小快”则通过抖音引流,结合微信平台实现高效配送,门店数量一年内翻了数倍,葡萄酒品类的销售增长显著。
面对新兴渠道的快速崛起,不少葡萄酒品牌积极布局即时零售平台,并采取渠道差异化策略推动销量增长。部分品牌根据平台特性定制产品,如开发小瓶装产品作为引流款,或结合季节推出冰饮类酒款。
同时,品牌方也配合平台的促销节奏进行营销活动,如结合运动赛事、露营潮流等热点策划线下互动项目,提升品牌曝光率与用户粘性。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即时零售平台的订单量,也帮助品牌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葡萄酒在即时零售平台的稳步增长,一方面受益于平台配送时效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源于消费场景的多样化。例如,夜间小酌、朋友聚会、露营野餐等临时性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向“15分钟到家”的即时配送服务。
此外,平台还在配送体验上进行创新。例如歪马送酒启用智能温控配送系统,确保葡萄酒以合适温度送达消费者手中,提升用户体验。
尽管葡萄酒在即时零售渠道的整体表现较好,但仍存在结构性问题。目前主流销量集中在50元以下的产品,中高端葡萄酒动销能力不足,价格在百元以上的产品普遍销售乏力。
平台上虽不乏上千元的进口名庄酒,但多以跨境商品形式存在,实际购买频率低。部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不足,担心高价酒存在真伪问题,尤其在过去电商领域出现名酒造假事件后,消费者对即时渠道的高价产品仍持观望态度。
此外,从整体销售结构看,葡萄酒在平台中的品类占比仍较低,主要以啤酒和白酒为主。部分平台数据显示,葡萄酒与其他酒饮品占比仅为10%,其中主打价格带集中在30至300元之间,且SKU数量有限。
竞争加剧也加大了中小型商家的经营难度。平台同质化严重,差异化难做,导致价格竞争激烈。中小商户常以低价策略吸引客户,但利润空间有限,长期持续性存疑。一些区域商家虽成为平台头部卖家,但普遍面临微利或亏损困境,运营压力不容小觑。
即时零售为葡萄酒品类带来了新的增长通道,其本地化、便捷性与碎片化场景的优势,契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即时消费习惯。然而,渠道的高速增长也掩盖不了中高端葡萄酒在即时零售平台上的结构性瓶颈。
如何在保留价格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附加值、建立消费者信任、拓展产品类型,是葡萄酒品牌在即时零售渠道继续增长的关键。未来,在平台布局不断深化、消费习惯进一步迁移的背景下,葡萄酒企业唯有深耕产品与渠道协同,方能在这场零售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